排上十小時也要買到的中秋月餅

中秋近了,親朋好友送來的月餅堆成了一座小山。有鐵盒裝的廣式月餅、比臉更大更圓的伍仁火腿餅,老公事業夥伴從雲南寄出的宣威雲腿月餅,鄰居替孩子訂購的H牌冰淇淋月餅,好朋友提來的台灣品牌雙層月餅和五星酒店主廚特製餅。不夠、不夠,人在上海,中秋期間還有這麼一種餅,非吃不可。
因為外來人口多,魔都裡大江南北、各式月餅都能找到。但,能叫上海人甘之如貽排隊去買的就只有–鮮肉月餅。來了這麼多年,始終沒嚐過,真的是害怕排得天荒地老的折騰。這幾周以來,微信、微博瘋轉著一篇「滬上十大排隊鮮肉月餅」的貼文,新浪今天又出了則新聞,說有人為了買盒鮮肉月餅不惜排隊十幾個小時,不喜排隊還能請黃牛以每盒八十塊人民幣代購。過節的氣氛,就在淮海中路和南京東路沿途的老字號食品行和餐廳沸騰了起來。眼看著月亮一天天更圓了,「鮮肉月餅」也跟著在腦海裡轉圈圈。獨特的蘇式鹹月餅,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滋味,好想知道啊!

花了點時間做功課,總算發現了百年老字號–「真老大房」在環球港剛開的門店,知道的人少,據說是能最快買到的秘密新據點。

金色斗大的「真老大房」招牌,透著創建於1851年的歷史軌跡。玻璃窗台後每隔幾分鐘,穿著白色制服的中年師傅就會捧著大鐵盤出現,新鮮出爐熱呼呼的餅可真香,店裡幾位姑娘,俐索的一盒十二只餅的不斷裝盒,貌似店長的女士聽出了我的台灣口音,很親切的介紹起自家的鮮肉月餅,另外也特別推薦已經斷貨好幾天的伍仁仁和百果兩種甜口味。

顧不得形象,聽說這餅要熱的燙口最好吃,拿著透油的褐色紙袋我就在街邊吃了起來。餅皮很有層次,薄酥的表皮下又有鬆軟厚實的一層,是蘇式月餅很傳統水油皮面團包酥油面團的製法。中央的肉餡是很緊實的豬肉團,只用淡淡的鹽巴、醬油、糖調味和黃酒去腥,熱熱的湯汁淺淺溢出,更多的已融入油酥餅中。第一口不感覺特別出色,咬著咬著,麵香、酥油香和豬肉餡的香氣漸漸浮現,忍不住就被吸引著一口接著一口吃的乾乾淨淨,而且我,一吃兩個。

坦白說,我的鮮肉月餅初體驗其實沒有驚艷和悸動,因為它缺乏爆漿或噴香的drama,光光的皮連芝麻都沒有,內餡也不見蔥薑胡椒的陪襯。或許是吃慣了台灣的胡椒餅和蟹殼黃,也可能是期望高了。但是,我嚐到了一種很質樸與傳統的味道,雖然無從得知,一百六十幾年來,它的配方是否始終如一。有篇文章說,十二歲以前經常接觸的食物,就是成人戀戀不忘的"媽媽味",這餅簡簡單單的材料和調味,也許就是代代相傳,刻印在許多上海人舌尖上共同的中秋味,不盡然最好吃,卻是月圓時少不了的食物。



忽然間,想起了媽媽在我們小時候做的菊花豆沙餅。中秋來臨前,一家人會在廚房待上一整個下午,用麵粉、豬油、砂糖慢慢把面團揉得油亮亮的,等待筋度鬆弛的同時,媽媽會拿出大鍋揮汗炒出豆沙餡,然後領著孩子們一步步做成樣子很好看的菊花酥餅。做月餅、吃月餅,曾是我兒時記憶最美好的一段。

多買了幾盒送到朋友家,已經在上海住了十七年的她,竟然也是初嚐鮮肉月餅。一個要價只要3塊五毛,拿來送人並不氣派;只能保存三五天的限制,也不適合用來轉送。所以除非願意花時間排隊,或有熱心的親友肯幫忙代買還無需客套,這鮮肉月餅還真吃不到。對了,萬能的淘寶據說也提供幾家排隊名店代購,只是經過漫漫等待到手的似乎會多了點辛苦收穫的滋味吧。

今年,你和誰?吃什麼樣的月餅呢?祝大家有個月圓人團圓的幸福中秋。

 

by 上海吃的巧版主

店家資訊:真老大房
* 感受排隊氣氛–南京東路店
地址:南京東路536号(近福建中路)
* 快速到手據點–月星環球港店
地址:中山北路3300號月星環球港B1層B1217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