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喜歡到什麼樣的餐廳去用餐?

到餐廳,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決定的第一順位,是為了美味的食物,但你有沒有想過,除了食物,還有哪些因素決定你想不想到這家餐廳用餐?

像我,我不是太喜歡那種連鎖經營,工讀生叫歡迎光臨叫得制式(恨不得一個音節把它交代過去),或是那種排隊排很長,門口叫號像菜市場口的餐廳;但是我更怕那種,門口羅雀,老闆期待了半天終於有一二個客人上門,你會感覺得老闆的人生壓力都在你身上的那種餐廳。

有些時候,我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個觀察者,如果新到訪一家餐廳,在第一口食物入口前,我就己經大概觀察感覺得出來,這家餐廳的好壞,或者說是,命運。

●客人坐的地方看不看得到紙箱,或老闆的私人用品。
(客人坐的地方不應該是客廳嗎?怎麼好像讓客人坐到儲藏室裡去了?)

●桌上的調味料和調味罐是不是乾淨。
(廚房可能看不到,但這些可能入口的調味料都放太久或髒兮兮,也挺倒胃口)

●在廁所裡看不看得到髒拖把。
(拖把和地板油油黏黏的同列可能會讓你回家拉肚子的重點觀察項目)

●全部用免洗碗筷和餐具。
(看起來是衛生的,但其實這樣的餐廳只是表明了老闆不想洗碗,而且有時候是用做便當的標準來做餐,味精和人工甘味都很容易超標)

當然,這些是最壞的狀況。大部分的時候,我都是以欣賞和鼓勵的角度,來品味這些獨立小餐館,如果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老的家傳口味和異國味道 (台灣近來有不少異國聯姻造就了這些可愛的小餐館),我也會特別和這些小餐館的老闆們聊聊,後來發現,所謂餐廳吸引人之處,其實完全沒什麼絕對的標準,如果試著抽象一點描述,我會以是不是有"類似家"的感覺形容這些小館子。

●不必有華麗体面的裝潢,但一定要乾淨明亮。
●家常菜可口之必要,過度裝飾之不必要。
●女主人或男主人的友善招呼。

我們離開家尋找食物,最後其實最想找到的,還是和家裡吃飯一樣舒服的氛圍,或是說,和我們"理想中的家"一樣美好的用餐經驗,我們對餐廳所有理性和感性的判斷,其實都萬流歸宗的指向這個方向,那是我們對美食最初的體驗的地方,即使不堂皇,不是絕對的美味,但卻會在那個特別的時刻,讓我們對著一碗熱湯麵,或是一盤辣椒小菜,覺得身心安適,連靈魂都想微笑。

餐廳,其實創造的是更多從舌尖到心靈的感性美好經驗。

 

by 美少女團長【老滋味.新品味】
本文收錄在《就愛開餐廳》DINER NEWS 2015三月創刊號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