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「陸光小吃館」,少見切成細絲的滷豆皮、海帶以及近年吃過最好吃的豬頭皮,讓我想起了年少的眷村味。雖然我國語說的很標準、愛吃也愛做麵食,但身份證上的祖籍可是台灣省,喜歡這些北方麵點除了祖父母的成長背景外,小時候家裡附近也有不少好吃外省餐館。
小時候,母親常去買菜的「一心市場」附近是空軍的眷村與軍宅,印象最深的是靠近入口不遠的「鹽水鴨」攤,店主人有著濃濃的鄉音,每次都不忘問說「要不要豬尾巴呀?有幫你留唷」,但母親還沒回答,他手已經將一條豬尾切成小段裝袋。
與現在路邊或麵店常見的滷味不同,「鹽水鴨」的滷菜醬色、醬味都不濃,但鹹味與香氣卻很足,每道都乾乾爽爽,整齊地排在長方型的鐵盤中展示於玻璃櫃內,就好像對年少的我挑釁著說「來吃我呀 來吃我呀!」挑好滷菜後,店主人的手飛快的切成薄片或細絲,再拽上少少一小匙的香油滷汁就裝袋,回家就冷著吃也無需再淋上油膏,小時候最常切的「豬鼻子」也就是現稱的豬頭皮,切的薄薄一片,入口又Q又香,因此直到現在,若有麵店將滷菜問也不問就倒上一大坨醬油膏,我肯定將它列為不及格。
記憶中最好吃的百頁豆干(不是現在坊間的百頁豆腐)也是這一攤,百頁豆干的外表是米白色,看來素淨,但其實早已入味,切片,內部粗大的孔洞如滷透的大黑豆干,但咬下口感更扎實許多,父親習慣再沾點岡山辣豆瓣醬,配著炸醬麵或水餃,實在非常美味。
by CS【CS&Ring的隨食偶記】